金門民間傳奇故事:十八石窖

作者:顏炳洳
校對:Terry

「大水淹不著,小水淹三尺」─這是明鄭時期鄭成功的愛將大臣洪旭臨終前交代的遺言。誰能破解這謎語般的遺言,確認十八石窖的正確地點,誰就可能率先得到十八個石窖的金銀財寶。

十八石窖─到底只是一個瞎編的故事,還是真有其可能性?要探討這樣一個傳說的可信度,或許得先了解一下洪旭這個人及當時的時代背景。

洪旭在軍事、安民、理財、徵餉方面的才能非常突出。永曆八年十一月鄭成功取漳州,即委任洪旭入城安撫。永曆九年鄭成功初設六官時,即以洪旭為首任戶官,後改任水師右軍事,不僅膺任海上軍事力量的主帥,而且主管財政、造船與海外貿易。

洪旭早期加入鄭成功抗清義軍,先後輔佐鄭成功、鄭經父子兩代,為鄭氏倚重的元老。永曆四年正月,鄭成功南征粵東,諭令洪旭駐鎮潮陽,以軍器糧務委付任理,征輸轉運不竭,深倚重之。八月,鄭成功率軍返廈門,把粵東地區的軍政與後勤大權全部交由洪旭負責。永曆五年,鄭成功「命忠振伯管理中左(即廈門)地方事,一應兵糧船器悉委任之」。此後,只要鄭成功離開廈門,這塊根據地便交給洪旭全權掌管。

由以上史實,不難發現洪旭的權勢與威望。研究鄭成功的學者都知道,鄭氏集團之所以有能力長期堅持抗清,是因為從和日本以及東南亞的貿易中得到很大的經濟收入。

當時,鄭成功主導的天地會有一個嚴密的貿易組織。在山海兩路各設五大商行。其中仁、義、禮、智、信五行為海上五商,每行有海船十二隻;金、木、水、火、土五行為陸上五商,以杭州為中心。而洪旭在天地會的地位,可由大陸東山縣銅陵鎮漁民周炳輝家世代珍藏的、抄寫于嘉慶戊寅年(西元1818年)、其底本的年代更早的《香花僧秘典》中,有一份三十六人名單─《花會歌─化蓮堂名稱歌》,其中包括天地會傳說的前五祖、後五祖、五虎大將等人,五祖之一─吳天成居第一位,居第二位的就是「忠振伯」─洪旭!由此可知:洪旭不僅參加了天地會的結義拜盟,而且是其中的重要領導者。

這樣一位重要的人物,當明鄭的局勢惡化到無可挽救的地步時,如何避免明鄭的財物完全落入滿清之手,以待他日另有所圖,甚至,只是單純的藏私?這應該合理的懷疑!

至於為何是石窖?這應該也和當時天地會的習慣有關!所謂「窖」,是指貯藏物品的地下室或地洞。1933年廣西省貴縣修志局發掘天地會昔日秘藏「地窖」,從地下甕中取出一本天地會秘密「會簿」(這本「會簿」保留的原始資料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文字記載是指出了天地會的最初起源)。以洪旭在鄭成功集團中的身份,以及在天地會的首領地位,他的故鄉洪門港(後豐港)會有「十八石窖」傳說也就不足為奇。即便用最基本的常識來判斷,也可以知道,這樣的「傳說」極有可能是真的!清順治十三年鄭成功部將黃梧降清,向清廷密陳《平海五策》,其中之一指出「鄭氏有五大商行,在京師、蘇、杭、山東等處經營財貨,以濟其用,當察出收拿」、「成功山海兩路各設五大商,行財射利」。海陸十大商行及明鄭所擁有的財貨不可能全部搬來後豐港,藏在十八個石窖中,「十八石窖」所藏的,至多也只是少部分珍貴財物而已!

下次,當您漫步後豐港欣賞夕陽美景時,不妨仔細想想「大水淹不著,小水淹三尺」這句話到底是何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y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