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又稱繁體中文、正體中文、正體字、傳統中文,英文名稱為 Chinese Traditional。
簡體字,又稱簡體中文、簡化漢字、簡化字、共匪字、邪體字,英文名稱為 Chinese Simplified。

漢字本來沒有簡繁之爭,因為大多數的漢字字形皆屬秦漢以來的文字字形,
只是用法上有所謂正式寫法(歷代以來較多人使用)
與簡俗寫法(歷代以來較少人使用,多半使用於草書)。
正式寫法本來居於正統地位,
但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共匪」)以公權力迫使兩千多個正式寫法的字(如:華、國…),
讓位(指正統地位)給 2,288 個簡俗寫法的字(如:华、国…)後,才有簡繁的爭議出現。
其實對於不必讓位的字(如:一、二、三、中、民…,佔常用漢字的大多數),
被應用在正體書寫和印刷的台灣、香港、澳門,
也被應用在簡體書寫和印刷的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所以如果要做「狹義解釋」的話,
繁體字應該只計入「被迫讓位」的那些字,也就是共匪廢而不用的字(以下簡稱「共匪廢字」);
而簡體字應只計入「逼宮成功」的那些字,也就是共匪扶植而立的字(以下簡稱「共匪字」);
其餘未受影響的字,稱為「普及漢字」或許較為貼切。
(「普及漢字」在維基百科上的條目是「傳承字」。
「普及漢字」、「共匪廢字」和一些「共匪字」都是歷經數代傳承下來的字,
只有一些「共匪字」是幾個好事者推衍出來的,
所以「傳承字」並不算是個很貼切的名稱,
因此有人加上修飾語,變成「未經簡化的傳承字」,
但稱為「普及漢字」可能比較簡單些)
共匪整理的共匪字共有 2,288 個字,其中有些為「普及漢字」(如:干、表…);
所以在判斷一行字、一個詞組時,必須結合上下文來看,
像「干部」(非指字典裡的部首),在大陸都被認知為「幹部」之意,
「干部」兩字雖同屬「普及漢字」,但因為這是共匪用法(以「干」取代「幹」),
所以此處的「干」應視為共匪字!(「天干」則應視為「普及漢字」)
為了解說的方便,以下都以「狹義解釋」來說明。

簡繁爭議與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 KMT)與共匪的性格有關,
兩黨雖然都有其理想,但在改革的作法上,
KMT 是個比較不躁進、不會強勢干預、有點保守、有點小孬孬、尊重宗教自由的政黨,
所以他們不會去管燒冥紙、放鞭炮這種歷代以來的傳統,
當然也就不會強制「國民」改變既有的文字書寫方式,
頂多搞些注音符號這類在他們執政前尚未普及的新玩意,
縱使他們有整理過簡體字,也想推行小規模的漢字簡化運動,
但受到一些人反對後,就只是用來供「國民」參考。
共匪是個比較躁進、會強勢干預、極端左派、極端鴨霸、信奉無神論的政黨,
所以他們會去管燒冥紙、放鞭炮這種歷代以來的傳統,
當然也就會強制「人民」改變既有的文字書寫方式,
不只搞漢語拼音,還搞簡化漢字,
雖然聲稱其整理的共匪字只是「述而不作」,
但其用意並不是要「人民」參考,而是以國家機器運作的方式,
強制「人民」改變數千年來的習慣,
因為這種強制作法是在民國五十年代才大力推行,
所以只有現今年過 50 歲的人(在當時已經是國、高中生的人)才會有比較深刻的體會,
至今未滿 50 歲的人比較不受影響(這些人多數是附和共匪字的)。


補充說明:

共匪字其實應該不只只有「簡化字總表」裡的 2,288 個字。
因為,簡化字總表的「說明」裡有提到:
「…第三表所收的是應用第二表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作為偏旁得出來的簡化字。
漢字總數很多,這個表不必盡列
例如有〝車〞旁的字,如果儘量地列,就可以列出一二百個,
其中有許多是很生僻的字,不大用得到。
現在為了適應一般的需要,第三表所列的簡化字的範圍,
基本上以《新華字典》(1962 年第三版,只收漢字八千個左右)為標準。
未收入第三表的字,凡用第二表的簡化字或簡化偏旁作為偏旁的,一般應該同樣簡化…」
所以,以「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及其擴充 A、B 區」的 70,195 個字為標準的話,
盡列(算入生僻字)的結果,共匪字會突破 2,288 個字。
不過,
盡列之後的字數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共匪必須儘快廢止「簡化字總表」,讓「共匪廢字」回復正統地位,
辛苦幾年後,很快就能和傳統文化接軌,
再拖下去的話,看不懂「共匪廢字」的人越多,
到時要廢止「簡化字總表」時,受到的阻力會越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y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