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今大多數公司行號、機關單位的辦公處所都有網路掃描器,
(它們也有可能是多功能事務機、專業影印機的其中一個模組)
它們支援的「歸檔」方式(如何傳送掃描之後的檔案)及其限制分述如下。

1.存入 USB 隨身碟:
 使用者必須要準備好隨身碟,公司電腦也要允許使用隨身碟。
 (有些公司考量病毒、洩密、資訊安全等因素,會在 BIOS 裡設定禁用 USB Port )

2.傳送到電子郵件信箱:
 必須先指定 SMTP 伺服器(可能還要再指定登入帳號、密碼)給掃描器的韌體系統,
 並建立通訊錄(E-Mail Address),而且該 SMTP 伺服器還必須能夠接受掃描器要求的連線。
 使用者掃描時,如果通訊錄(電話簿)裡找不到預設的 E-Mail,就要自行輸入(較耗時間)。
 而且人員流動率太高的話,IT 人員可能要經常維護、更新通訊錄。

3.傳送到分享的資料夾(網路上的芳鄰):
 必須先指定共用資料夾(可能還要再指定登入帳號、密碼)給掃描器的韌體系統,
 共用資料夾除了要能夠與掃描器建立連線之外,還要開放讀取、寫入的權限。
 而因為許多單位的防火牆會被設定為阻擋共用資料夾的連接埠(Port),以防止病毒散播、入侵,
 所以這個方式不一定能夠使用。

4.傳送到檔案伺服器(FTP):
 必須指定 FTP 伺服器(可能還要再指定登入帳號、密碼)給掃描器的韌體系統,
 FTP 除了要能夠與掃描器建立連線之外,還要開放讀取、寫入的權限。

不管使用 SMTP、Share Folder 或 FTP 中的哪一種,
最好連線時都必須輸入帳號、密碼,以免發生資安事故。
以筆者擔任過 MIS 人員的經驗來說,筆者覺得用 FTP 的方式最省時、省力。
筆者還曾經將每位同事的 IE 啟始頁設為某個內部網站的「常用網址」頁面,
同事只要點選頁面中的「掃描器 FTP」就會用檔案總管直接開啟 FTP 站台,
因為 HTML 語法接受像「a href="ftp://username:password@192.168.0.10"」這樣的超連結,
所以同事們連帳號、密碼都可以不必輸入,然後就直接在檔案總管裡複製、刪除掃描後的檔案。

不過,從 IE8 開始,開啟 FTP 站台的方式預設變成用網頁的方式來顯示伺服器上的檔案列表,
使得操作程序變得不一樣!
下載(相當於「複製」檔案)還是很容易,只是下載整個「資料夾」就變麻煩了,
而且「刪除」檔案、資料夾也變成不可行。
還好,可以透過一些設定,將連到 FTP 站台的方式改回用檔案總管的方式來顯示伺服器上的檔案列表,
筆者發布【讓 Windows 10 的 IE11 直接以「檔案總管」開啟 FTP 站台】一文時,再做詳細的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ryhung 的頭像
    terryhung

    泰瑞的世界

    terry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